2018年山東成人高考語文高起點模擬題(一)
一、選擇題:本大題共20個小題,每小題2分,共40分。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,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.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。 1、下列成語中,不出于《季氏將伐顓臾》的是 A禍起蕭墻 B季孫之憂 C望洋興嘆 D分崩離析 [ ] 2、孟子《寡人之于國也》認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 A鼓勵生育 B發展生產 C軍事擴張 D.實行仁政 [ ] 3、《諫逐客書》的中心論點是 A逐客正確 B逐客錯誤 C客利于秦 D客有負于秦 [ ] 4、《五代史伶官傳序》一文通過五代后唐莊宗盛衰興亡的史實來證明中心論點,運用的表現手法是 A比喻 B夸張 C對比 D象征 [ ] 5、梁啟超《論毅力》的中心論點是 A有毅力者成,反是者敗 B其阻力雖或大或小.而要之必無可逃避者也 C順逆兩境又常相間以迭乘 D非至強之人,未有能善于其終者也 [ ] 6、下列作品中屬于編年體歷史著作的是 A《國語》 B《戰國策》 C《左傳》 D《史記》 [ ] 7、下列句子中,“于”字表被動的是: A西取由余于戎 B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C移其民于河東 D夫物不產于秦,可寶者多。[ ] 8、《張中丞傳后敘》一文的表達方式以下列哪種為主々 A敘述 B議論 C敘述和議論 D敘述和抒情 [ ] 9、下列詩句中化用《詩經》中詩句的是 A時酒當歌,人生幾何 B山不厭高.水不厭深 C呦呦鹿鳴,食野之蘋 D周公吐哺,天下歸心 [ ] 10、詩歌風格融音樂、繪畫、理趣于一體的詩人是 A杜甫 B王維 C李商隱 D韓愈 [ ] 11、《蜀相》中高度概括諸葛亮一生輝煌業績的句子是 A丞相祠堂何處尋?錦官城外柏森森 B映階碧草自春色,隔葉黃脯空好音 C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 D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 [ ] 12、李后主是指 A李商臆 B李煜 C李瑕 D李白 [ ] 13、《水調歌頭》(明月幾時有)全詞是圍繞著什么來抒寫情懷的 A蟬娟 B明月 C瓊樓 D青天 [ ] 14、受五四新思潮的沖擊,巴金最先接受了什么思想的影響? A革命民主主義 B俄國民粹派 C馬克思主義 D自由主義 [ ] 15、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辭方法依次是 (1)虎兕出于柙.龜玉毀于樓中。 (2)是以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太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卻眾庶,故能明其德。 (3)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。 (4)遙望見十里長亭,減了玉肌。 A擬人排比夸張比喻 B比喻擬人對偶夸張 C比喻排比對偶夸張 D擬人比喻對偶夸張 [ ] 16、孔子認為“大同”、“小康”二者最本質的區別是 A物質文明建設 B精神文明建設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 [ ] 17、李密的《陳情表》是一篇 A書信 B小說 C辭賦 D奏疏 18、《風波》的中心線索是 A皇帝坐了龍庭 B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壽 c辮子事件 D七斤的飛黃騰達 19 、《麥琪的禮物》運用了哪種結構方法? A、追溯法 B、條平行的情節線索 C、一虛一實.虛實結合 D、四條情節線索交叉敘述 20、議論文的三要素是 A論點、論據、論證 B論點 立論 駁論 C論證 論證方法 論證方式 D論據 理論論據 事實論據 二、文言文閱讀:2l~29小題,共30分。 (一)閱讀《長亭送別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2l一23小題 [端正好]碧云走,黃花地,西風緊,北雁南飛。曉來誰染霜林醉,總是離人淚。 2l、前四句所寫的景與送別有何關系?(4分) 22、分析“曉來誰染霜林醉7總是離人淚”的修辭方法與含義。(4分) 23、這段曲詞表現了鶯鶯怎樣的情感?(2分) (二)閱讀《陳情表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24—26小題 逮奉圣朝,沐浴清化。前太守臣逵,察臣孝廉。后剌史臣榮.舉臣秀才。臣以供養無主,辭不赴命。詔書特下,拜臣郎中,尋蒙國恩,除臣洗馬。猥以微賤,當侍東宮,非臣隕首所能上報。臣具以表聞,辭不就職。詔書切峻,責臣遺慢;郡縣逼迫,催臣上道。州司臨門,急于星火。臣欲奉詔奔馳,則以劉病日篤.欲茍順私情,則告訴不許。臣之進退.實為狼狽。 24、解釋文中加點字的含義。(4分) 除: 猥以: 當: 篤: 25、在這一段中,作者是如何闡明自己的矛盾心理的?(4分) 26、簡述這一段的主旨(2分) (三)閱讀《晏子春秋》中的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27—29小題。 靈公①好婦人而丈夫飾②者。國人盡服之③。公使吏禁之曰:“女子而男子飾者.裂其衣裳,斷其帶。”裂衣斷帶,相望④。而不止。晏子見,公問曰:“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者,裂斷其衣帶,相望而不止者,何也?”晏子對曰:“君使服之于內,而禁之于外.猶懸牛首于門,而賣馬肉于內也。公何以不使內勿服,則外莫敢⑤也。”公曰:“善。”使內勿服,不逾⑦月,而國人莫之服。 注①靈公:指衛靈公。②丈夫飾:穿男子服裝。 ③盡服之:都跟著穿戴男子服怖。④相望:指國人紛紛埋怨責怪 ⑤為:指“穿” 27、解釋下列字的含義。(4分) 公使吏禁之曰 使( ) 使內勿服 使( ) 女子而男子飾者 者( ) 相望而不止者.何也? 者( ) 28、分析“懸牛首于門”和“賣馬肉于內“各喻指什么。(4分) 29、靈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?它給我們什么啟示?(2分) 三、現代文閱讀:30—38小題,共30分。 (一)閱讀《風波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30—32小題 現在的七斤,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的尊敬,相當的待遇了。到夏天,他們仍舊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;太家見了,都芙嘻嘻的招呼。九斤老太早做過八十大壽.仍然不平而且康健。六斤的雙丫角,已經變成了一支大辮子了;伊雖然新近裹腳,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,捧著十八個銅釘的飯碗,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。 30、“九斤老太…康健。六斤…新近裹腳…一捧著十八個銅釘的飯碗”具有什么象征意義?(4分) 31、這種描寫方法對于深化小說的主題起到了什么作用’(4分) 32、作者用了什么樣的描寫方法?(2分) (二)閱讀《米龍老爹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33-35小題 他一旦動手殺了那個騎兵以后.就念念不忘,一直想著:“殺普魯士人!”他恨他們,他對他們懷著一個既貪財而又愛國的農民才會有的那種陰狠的、強烈的仇恨。正像他自己說的,他有他的主意,他等了幾天。 他對戰勝者是那么謙恭,既殷勤而又馴服,所以他們讓他自由來去,隨意進出。每天晚上他都看見有傳令兵出發。他跟士兵們經常接觸,學會了幾句必要的德國話。一天夜里,他聽到騎兵們前往的那個村莊的名字以后,就出去了。 他走出院子,溜進樹林,到了石灰窯就連忙鉆進那條長坑道。他在地上找到那個死人的衣服.穿在身上。 然后.他在田野里轉來轉去,一套兒爬,一會兒躲躲閃閃地沿著斜坡走,只要有一點響聲就注意聽.像違禁偷獵的人那樣緊張不安。他認為時間到了,就來到大路邊上,藏在荊棘叢里,繼續等著。將近半夜十二點,硬土路面上終于響起了嗒嗒的馬蹄聲。他把耳朵貼在地面上,聽準了只有一個騎兵過來,就做好準備。 33、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誰?(4分) 34、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7(4分) 35、從這段文字來看,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點?(2分) (三)閱讀《故都的秋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36—38小題 北國的槐樹.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。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.早晨起來.會鋪得滿地。腳踏上去,聲音也沒有,氣味也沒有,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。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,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,看起來既覺得細膩,又覺得清用,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。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.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。 36、作者通過寫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給人以清靜、悠閑的感覺。突出了“故都”秋的什么特點(限一字)?(2分) 37、“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”,抒發了悲秋之感,突出了“故都”秋的什么特點(限=字),(4分) 38、這四句話從哪四個方面的感受寫槐樹的落蕊,寂靜的氣氛?突出“故都”秋的什么特點(限一字)’(4分) 四、作文:50分。 39法國銀行太王賈庫?拉斐薩托年輕時曾一度失業。一天他到一家銀行求職又遭拒絕,這已是他第52次碰壁了。當他垂頭喪氣地走出銀行時,忽然發現門前臺階上有一枚大頭針.就彎腰撿了起來。沒想到第二天銀行來了錄用通知。原來,昨天他蹲身撿針的情景恰好被這家銀行的董事長看見。在董事長看來,從事銀行工作.需要的正是拉斐薩托的這種精神。從此,拉斐薩托憑著自己的才干和努力,終于在法國銀行界嶄露頭角。 請依據以上材料,自擬題目.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,不少于800字。
聲明:
(一)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
(二)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對內容、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,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918yyt.com/gqdyw/4712.html